首页 信息
公开
机构设置 工作动态 通知公告
工作简报 文件汇编 联系我们
社会
建设
社会体制 社会组织 法治社会 基层治理
公共服务 人才队伍 社会参与 信息化建设
政策
法规
社会建设文库
政策法规
新闻
中心
热点关注
社会研究
各区
动态
活动
专题
 
当前位置:
 

注重根本注重服务注重协同  近两年未发生重大安全事件

社会治理的金湾样本

2016-01-15
 

          近来,金湾区三灶镇海澄村村民谭志东非常开心。由于股骨头曾经骨折,谭志东走路时步态有点跛行。能像正常人一样行走,一直是他的心愿。
   2015年下半年,海澄村建起总面积500平方米的帮扶残疾人健身点,由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为残疾人提供免费的专业健身设备和健身指导。此举让谭志东在家门口就享受到城市健身房里才有的个性化健身指导。随着对下肢的针对性锻炼,现在他缓行时的步态已经逐步趋向正常。
   类似的助残健身点有望在今年覆盖金湾区所有村居,在优先满足残疾人康复锻炼的同时,也可以满足一般村居民的锻炼需要。
   这是金湾区社会治理探索以为核心理念,力争实现个人和静、家庭和美、社区和睦、社会和谐目标的生动注脚。记者了解到,近三年来,金湾区在狠抓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的同时,将社会治理作为区委区政府的重要任务,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探索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形成了治理源头化、服务亲民化、协作多元化的路径和特色,初步打造了社会治理的金湾样本。

   一问

   为什么重视探索社会治理? 

        这是金湾发展的需要

   社会治理是一个宏大且高端的命题。
   1998年,在《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中,首次出现了社会管理一词。随后,社会管理一词频繁出现在党和政府的文件中。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决定》中多次提到社会治理一词,并且单列一章强调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从社会管理社会治理的转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新变化。
   而金湾区是一个2001年才成立、目前常住人口约25万的年轻行政区。这样的一个基层单位,花大气力探索中央重点提出来的新课题,有必要吗?或者说,会有效果吗?
   这是金湾发展的需要。金湾区委副书记习恩民说,金湾虽然面积不大,只有两个镇,人口也不多,但社会问题不少。比如金湾区的红旗镇前身是国有农场,改制时遗留了大量的历史问题,三灶管理区同样遗留了大量问题;还有金湾一直没有真正的主城区,很多公共设施、公共服务不足;现在处于大建设大发展时期,拆迁、收地项目多……一句话,其他地方遇到的普遍性问题金湾有,其他地方没有的特殊问题金湾也有。
   在这种背景下,金湾区将社会治理摆到与经济发展同样重要的位置,主动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力图通过社会治理手段,尽可能解决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
   我们这样看待社会治理工作——如果说经济发展是一个地区往前冲的举动,那么社会治理就是稳定后院。习恩民说。
   金湾区重视社会治理工作,还因为不想走弯路。细查很多社会矛盾严重地方的发展经验,往往一开始是将精力放在经济发展上,对发展中产生的问题不重视、不解决,以致日后社会问题积重难返沉疴难除。金湾区眼下迎来西部生态新区建设、港珠澳大桥即将建成通车、对接横琴自贸片区等重大机遇,主城区航空新城建设日新月异,产业转型升级一步一个脚印,八方人才来聚。所以,金湾区选择从一开始就把社会治理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以此减少社会问题的存量,降低社会问题的增量。
   另外,金湾区也有多项探索社会治理的条件或优势。首先,从发展阶段看,金湾区仍处于起步期,开展社会治理工作有后发优势,也有助于在社会问题萌发期将其解决掉。其次,相对而言金湾区面积不大、人口不多,但经济发展迅速,船小好调头。再次,金湾区内高校多、大学生多,其中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都开有社工专业,可为开展社会治理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和专业人才。最后,金湾区党委、政府有决心率先趟出一条社会治理的新路子,让更多人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红旗社会服务中心揭牌。
   二问

   怎样开展社会治理?

         多方参与重构社会生态

   金湾区重视探索社会治理,不是写在工作报告上的例行话语,而是体现在顶层设计、各种资源支持以及日常实践的方方面面。
   社会治理的篮子很大,既有硬件方面,也有软件方面;既包括基础建设、政府作风转变,也包括社区营造、居民文明素质提高;既包括综治维稳、消防、治安,也包括居家养老、助残、抚孤、扶困;既涉及政府、企事业单位,也涉及行业组织、个人。金湾区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从老百姓最迫切希望改善的问题着手,从政府自身职能转变着手,从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关怀着手。
   以前文提到的对残疾人关怀为例,金湾区除了在村居建设帮扶残疾人健身点,还早已在三灶、红旗两镇成立了工疗站,接收精神病康复者、智力残疾人和肢体残疾人等各种残疾人。每天为每位参加康复训练的残疾人提供生活费补贴、免费午餐、专车接送等服务,还为他们购买意外保险等服务。此举不仅有助于残疾人康复,也减轻了他们的家庭负担,深受各方好评。
   社会安全问题是社会治理的重头戏,也是关乎每个社会成员安全感、幸福感的重要方面。金湾区注重源头治理、标本兼治。一方面,加强法治建设,政府部门带头依法行政,通过结合抓作风提效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等活动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服务水平;另一方面落实信访维稳制度,坚持区党政一把手带头接访、下访,坚持每月分析研判信访维稳工作,创新构建“3+1”(综治信访维稳中心、政务服务中心、社会服务中心+社会管理综合执法队)基层治理新架构。
   老百姓获得感不强、社会人际关系淡漠,是社会治理要解决的深层次问题。金湾区的对策是强化服务,让各种社会主体参与到社会治理过程中来。围绕群众生产生活实际需求,金湾区固化社会服务阵地,着力打造以镇社会服务中心和村居社会服务站为载体的社会服务实体平台。
   2014年,金湾区投入122万元在全市率先打造镇级社会服务中心——红旗社会服务中心,提供8大品牌31项专业社会服务。截至2015年底,该中心已开展活动357场次,直接服务居民4万余人次,辐射人群达15万人次。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研究员高小平评价说,金湾区红旗社会服务中心运行模式的实质是实现了社会服务的一站式,这是可以在多地推广的。
   2015年,金湾区全力推进三灶社会服务中心和21个村居社会服务站建设,目前已建成12个村居社会服务站。预计2016年可实现村居社会服务站全覆盖。
   在推进社会治理工作中,金湾区政府部门一方面主动转变职能,同时对应承担的责任不推诿;另一方面,通过购买服务、引导帮扶,与高校合作,发挥社团、居民自主能动性等方式,将各阶层群体纳入社会治理进程。
   金茶花巧姐美食合作社很有代表性。其前身起源于金湾两个镇妇联组织各村居妇女的各种技能比赛,其中三灶镇举办的美食制作比赛活动大受欢迎。随后,金湾区妇联以三灶镇熟悉制作当地美食的妇女为班底,引导她们成立了金茶花巧姐美食合作社(起初名为巧姐义卖),参加各种义卖活动。再后来,该合作社发展壮大,注册成为社会企业。目前,该合作社吸纳了大量当地妇女就业,其中40岁以上无业妇女、单亲困难妇女占一定比例。并且,合作社继续参加各种扶贫济困公益活动,成为金湾兼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金牌社会组织。
   志愿者是参与金湾区社会治理的一大生力军。这个群体已经有5万之巨,包含学生、退休老人、公务员、企业员工、个体户、家庭妇女等方方面面人员。他们可以提供家教、义诊、法律咨询、家政,甚至家电维修等方方面面的服务。
   社会服务的增加、各种活动的开展、各方力量的参与,让金湾区社会生态日益丰富。不管是反映问题还是发展个人兴趣爱好,每个人都能通过社会服务站、志愿者队伍、政府窗口等平台找到自己的位置。
                                                                                         

                                                                                                                                          金湾高校志愿者举行市民进行义诊活动。
   三问

   探索社会治理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近两年未发生重大安全事件

   相较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等工作,社会治理周期长、见效慢。但金湾区很多方面发生的一些变化,可以见证社会治理工作带来的成效。
   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的主体之一。金湾区每年投入480万元建设运营社会服务实体平台,社会组织和社区自组织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主动担当起公共产品的生产者和供给者。两年间,金湾本地登记社会组织、持证社工、社工机构数量实现了由54100227009的飞跃。恩派、启创、绿耕、北斗星等全国知名品牌社工机构纷纷入驻金湾,合作开展社会组织培育、农村社会工作试验、社区营造等项目,第三方力量参与社会治理的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金湾区采用政府搭台、社会组织运作、社会力量参与的形式,打造了全民性、社区性、草根性的社会公益活动--金湾公益大家乐。该品牌对推动政府、企业、社会组织间的跨界合作,不断培育壮大社会组织,提升公众对社区公益事业的认同感和参与度,意义重大。2015年,金湾公益大家乐开展活动9期,群众参与29640余人次、社会组织参与284家次、企业参与310余家次。
   金湾综治指挥中心依托该区综治视联网平台,整合全区公共视频监控资源,打造成为统一协调的动态视频指挥网络,实现全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动态视频监控网络管理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全覆盖。2015年,该平台协助金湾公安分局合成作战中心破案152宗,抓获嫌疑人118名,打掉团伙31个。
   同样在社会安全领域,金湾区平安志愿者协会积极参与社区治安巡逻、提供破案线索、参与邻里守望、宣传安全防范知识等。截至2015年底,金湾区平安志愿者发展至498人,协助公安机关侦破治安案件3宗、刑事案件5宗,抓获犯罪嫌疑人6名。
   从看得见摸得着的荣誉上看,2014年红旗社会服务中心获评珠海市社会治理创新实践基地;2015年,金湾社会治理三平台共治金茶花巧姐美食合作社、金湾村居民治理向心力工程等分别获评2015珠海社会治理创新优秀案例培育行动最佳案例和优秀案例。
   截至2015年底,金湾区已建成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2个、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2个、全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2个,基层民主法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与这些荣誉相比,更重要的是,金湾区社会治理工作给老百姓带来了获得感,提升了他们的幸福感,并在潜移默化由内而外地改变着他们。比如近三年,金湾区党代表接访群众232917人次,现场化解矛盾纠纷102宗。之前村民发生矛盾或居民维权,有时会采用武力、堵路等非理性方式解决。而社会治理中的普法工作、律师进村居等活动,让当地居民法律意识增强不少。
   近两年来,金湾没有发生影响较大的群体性事件,没有发生特别重大的刑事治安案件,没有发生大规模到省进京非正常上访事件。与之相应,不少村居挂点律师反映,找自己办事的村民越来越多了。

 

                                                                                                             (转自《珠海特区报》2016年1月15日05版   魏康  陈嘉平/文  张洲/图)

 

 
 
珠海市社会工作委员会,技术支持:市信息化办公室
备案序号:粤ICP备12046471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0404号